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在平时的学习日子里,是否听到要点,就立刻清醒了呢?要点就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
1.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一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个原则。
学会以下七个操作顺序原则,就能正确回答实验顺序判断题。
1.自下而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装置的顺序是:放置铁架台→放置酒精灯→依据酒精灯地方固定铁圈→石棉网→固定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复杂装置的装配遵循从左到右的顺序。上例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用力不当而塞不紧或用力过猛而损毁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比如,烧瓶中的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毁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添加到相应的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烧瓶固定后加入液体药物。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缓慢添加到分液漏斗中。
6.先验气密性原则
7.点酒精灯原则
2.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二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但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定义:
还原剂:失→升→氧→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得→降→还→生成还原产物。
3.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三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况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况下都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更不是非电解质。
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
能导电的物质可能不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况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不导电,液态酸不导电。
2、溶液可以导电是什么原因: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应该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3=2Al3++3SO42-
4.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四
1.区别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定义。正确书写容易见到元素的名字、符号、离子符号,包含IA、IVA、VA、VIA、VIIA族、稀少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容易见到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离别、萃取分液、溶解除杂等。
容易见到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3.理解原子量、分子量、摩尔水平、水平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学会化学反应分类的特点及容易见到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肯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更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肯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还原性酸、_氧化物、_氢氧化物[Al3]、过氧化物、酸式盐
10.酸的强弱关系:HClO4、HCl、H2SO4、HNO3:H2SO3、H3PO4: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可能不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概念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氧化物或_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未必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很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水平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5.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五
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非常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
氨是要紧的化工商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_、铵盐和纯碱都不能离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很多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采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不是采集满。
6.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六
二氧化硫
制法: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
S+O2===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用途,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由于H2SO3不稳定,会分解_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够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7.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七
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和固态。
制法:MnO2+4HCl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部分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2NaCl2Fe+3Cl2===2FeCl3Cu+Cl2===CuCl2
Cl2+H2===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很多白雾。
燃烧可能没有氧气参加,物质并非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8.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八
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用途的物质称作分散剂.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点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些透明、较稳定能有Fe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可以没泥水。
9.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九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水平。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备的水平叫摩尔水平。
单位:g/mol或g..mol-1。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水平或相对分子水平。
6.物质的量=物质的水平/摩尔水平。
10.高中二年级化学必学一复习要点整理 篇十
混合物的离别和提纯
离别和提纯的办法离别的物质应注意的事情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离别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离别沸点不一样的液体混合物预防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地方,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借助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办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需要: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离别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准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离别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离别NaCl和KNO3混合物。